2014年11月19日 星期三

關於facebook實名制

會想提這個問題是因為這個新聞
除了譴責惡意檢舉者外,陳為廷也批評臉書的實名制已造成用戶困擾,希望臉書創辦人馬克‧祖庫柏(Mark Zuckerburg)盡速改善這項措施。

其實對於「實名制」到底有多少利多少弊,我沒有非常了解,畢竟不是資訊相關的行家。這邊只單純說說我的感想:我對於陳為廷這個希望頗不以為然。

臉書這個東西雖然成立時間不過短短12,3年,但是人家畢竟有其歷史脈絡。看過social network那部電影就可以知道個大概:facebook的成立最初其實是非常exclusive的社團,有一定privilege、類似兄弟會的優越感在裡面。所以一開始的註冊帳號僅限Harvard的校園email帳號(因為覺得妹一定都哈哈佛男),後來才陸續開放MIT, 開放Standford, 開放Cambridge and Oxford, 開放到全球各大專院校;甚至我都還記得2006年我妹開始用facebook的時候,她常用的yahoo信箱是不能註冊facebook的(我當時已經換成gmail, 倒是可以的,顯然facebook認為gmail的使用者level比較高),所以她當時也是用了 @ntu.edu.tw的信箱註冊。

講到這裡應該不難察覺facebook在最初的理念上有一定的「過濾」特質。只收名校的使用者、到只收比較走在時代尖端的使用者((O) gmail, (X) hotmail, yahoo, aol),類似這樣。所以使用實名制其實是非常理所當然的:我叫王詩晴,我是醫師,我很正,我很優秀。

你會說「我叫水晶魔女,我是醫師,我很正,我很優秀」嗎?

不會吧。

2014年9月11日 星期四

而最令我絕望的是

世間情裡面出現了美少女戰士。


電視購物說動動機可以瘦手臂瘦肚子瘦小腿。


羅淑蕾說柯文哲的帳戶資料註記”false”就是這筆是假帳的意思。


這三件事情有什麼共通點?

共通點就是,這麼丟臉的事情就是有人願意做。

為什麼這麼丟臉的事情還是有人願意做?

很簡單啊,就是因為有市場嘛!

2014年6月4日 星期三

Edge of Tomorrow (好雷)

最後一次去美麗華看IMAX已經好久以前,應該是鋼鐵人3, 距離現在已經超過一年了...吧?自從搬到新店,一整個就很懶得衝美麗華,不過這次Edge of Tomorrow這片so far好評不斷,身邊看過的人每個都說好看,說不得,只好來朝聖一下。

雖然最後我還是被3D眼鏡搞到沒辦法專心很煩(睫毛太長真的很困擾,一直覺得掃到3D眼鏡害我視線不清楚(被毆飛)),但還是很喜歡這部電影,有推。

2014年5月23日 星期五

關於北捷殺人事件

我現在大概可以體會支持服貿的人,在學運期間是什麼感覺。
直接說吧,我是支持死刑的。我也不打算假託什麼社會還沒準備好之類的理由,總之至少我是無法接受完全沒有死刑這件事。我是同意除非絕對必要,否則不要判人死刑,但我實在不能想像完全沒有死刑會是什麼樣子。

其實北捷殺人事件跟廢除死刑兩件事實在不能算是有關係。我甚至覺得在發生這種重大殺人案件的時候來討論廢死,對兩個議題都不好。對殺人事件本身失焦,對廢死又容易讓人受到情緒影響而不客觀。只是既然都已經戰成一團了,乾脆提出來聊聊。

廢除死刑這個議題,跟母乳哺育這個議題在某個層面上我覺得有著很奇妙的同質性。

記得以前在小兒科,曾經有學妹提出來說我們的政府強調母乳哺育到這種近乎偏執的地步,到底是生理正確還是政治正確?我們確實是為了媽媽寶寶好,所以推廣母乳哺育,還是為了獲取國際/WHO的認可,而強迫媽媽們餵母奶?

2014年5月6日 星期二

歡迎光臨布達佩斯大飯店 The Grand Budapest Hotel (好雷)

之前有同事問我有沒有興趣看舞台劇。我說沒有,我喜歡自然流暢,像是會真實發生的戲劇,這樣才會讓我入戲;舞台劇這種表演形式感覺很做作,斧鑿痕跡太重,我不喜歡。

不過斧鑿痕跡重到一個程度,變成是蓄意營造的特色的時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The Grand Budapest Hotel, 就屬於這一種。


2014年4月17日 星期四

白米炸彈客(平雷)

我對這部電影一直有點期待又怕受傷害的感覺。
期待是因為,台灣電影從2008年的海角七號(X! 赫然發現那已經是六年前了orz)算是復興以來,票房好歸好,但是幾乎都是小確幸電影、小勵志電影,唯一賽德克巴萊想要拍歷史電影營造史詩風可惜我覺得台灣電影的格局還撐不起這麼massive的電影。我一直很期待台灣可以拍出一些base on社會、政治、人物的作品,但同一時間又不是非常沈重,可能靠強大的卡司還是可以把觀眾吸進電影院的電影;拿好萊塢電影來打個比方,例如鐵娘子The iron lady (Meryl Streep), 強艾德格 J. Edgar (DiCaprio), 選戰風雲The ides of march (George Clooney/Ryan Goslin), 請問總統先生Frost/Nixon這種電影又不用特效又不用群眾大場面,應該相對於賽德克巴萊那種戰爭場面來得簡單吧?我還曾經覺得只要有什麼好故事可以把戴立忍請出來演台灣總統,不管這個總統是好人壞人我都願意進電影院看十遍。(我是說,Goerge Clooney在選戰風雲裡面演的總統也是虛構的嘛)

總算讓我等到一部主題比較接近我理想的電影了。白米炸彈客。

2014年4月9日 星期三

歷史定位

我是這樣理解所謂「歷史定位」的。想像五十年後,歷史課本會如何介紹這兩個人。

假如五十年後,台灣和中國統一了
李登輝:(歷史課本裡沒有這個人)
馬英九:極富理想,具執行力,不畏社會輿論壓力,堅持做對的事,在其總統任內對台灣的經濟發展與內政治理有極大的貢獻,乃台灣回歸、兩岸統一最大功臣。

假如五十年後,台灣獨立了
李登輝:有遠見,在社會轉型的關鍵時刻選擇犧牲政治人物的權益,促成萬年國會的廢除與總統直選等重要改革,在台灣的本土化、民主化歷程上有極大的貢獻。
馬英九:(歷史課本上沒有這個人)((我想這應該是一本教科書可以做到最不傷人的做法了。))

2014年3月27日 星期四

昨天我做了一個夢。

昨天晚上值班,今天下值班就去立院坐到剛剛。原本也是先去醫療總站,但是發現好像現場醫護人力還蠻充足的,所以就決定今天也一起去坐在青島東路上。今天的街頭民主教室陣容依然堅強,下午中研院民族所的劉紹華老師講兩岸價值觀差異可能造成的影響真是講得有夠好,還有公民講堂時間長老教會和台南神學院的教友帶來的合唱也非常棒,更開心的是幸好我有耐住性子聽到晚上七點半以後:因為七點半之後來了郝明義和鄭秀玲!從晚上七點半到九點半,分別是臺大經濟的鄭秀玲教授再次為大家講解服貿協議中的魔鬼、交大資工的林盈達教授為大家講解第二類電信開放可能帶來的影響,說理簡單清楚,舉例生動適切,連我們這種完全的外行人都聽得懂也聽得high, 真的學到很多!郝明義先生更是今晚的高潮,雖然中途一直被失靈的麥克風打斷,但也因為這樣反而讓我們參與了經典的人體麥克風活動,很像七零年代的嬉皮們但是卻有種強烈的向心力呀!

但我還是不得不承認我會留到這麼晚另有別的理由。其實我作了一個夢,很想跟現場的夥伴分享,只是我下午兩點去登記說我想講,但公民講堂上排隊分享的人實在太多了,一直沒等到機會XDDDDD  所以只好在這裡分享了。


2014年3月25日 星期二

關於服貿、黑箱,以及30秒

我沒有什麼論述,這只是這幾天來的心得文。原本只想在fb上一條狀態帶過,結果發現想寫的越來越多,所以最後還是決定彙集成一篇文章保留在這裡。

不過再次重申這是心得,不是論述,也許你不同意的地方就別跟我辯了,還有髒字請見諒。


2014年3月14日 星期五

KANO (好雷)


我完全承認,我到昨天才看了KANO, 今天才開始寫心得文,是一件非常非常lag的事情。其實我本來完全沒打算看這部片的。廣告都說這是一部熱血的棒球電影,可是一來我不是棒球迷,二來從雞排英雄以降,我實在對那種綜藝嘉年華式的熱血電影完全不感興趣(包括總鋪師,我至今未看),再加上我實在完全無法跟魏德聖的藝術感同步(海角七號我是基於好奇去看,看完覺得實在普通而已,賽德克巴萊我更是完全基於支持國片的立場去看)所以就一直沒把KANO放進我的待看清單裡。直到最近,所有的同學同事凡是看過都說讚,還有更令人好奇的是各種媚日說、台灣史觀說、龍應台分身說......害我開始覺得這好像該來朝聖一下了。

大家都說看了真的會很感動,最後真的會看到哭。結果是,我根本不知道我從哪裡就開始吸鼻子。應該根本還沒進入正題,比賽都還沒開始打,我看到那片廣大的嘉南平原和上面辛勤工作的人們,就開始哭了orz

真淚推無誤 o_Q

2014年2月22日 星期六

Dallas Buyers' Club (大好雷)

(兩百年沒認真寫電影文了,我也不知道今天會寫出什麼鬼來,如果太語無倫次還請看官包涵orz)
(這個晚上我本來是打算要拿來做EBM報告的啦... 不過今天下午看完電影,有些心得不寫不行,就不好意思EBM順延到明天值班時間再說了= =+)

這部片的預告片我約莫兩百年前(?)就看過,可是大概實在太久以前,反正也不是復仇者蝙蝠俠一類的強打電影,時間久了反正也就忘了。是一直到前天去公館,路過東南亞戲院看到海報,才想起還有這回事。然後我覺得這一定是緣分,我已經好一陣子不知為何提不起勁去看電影,瞞天大佈局、Jack Ryan, 大鬧天宮,都是說歸說,最後還是懶得去看,可是今天下午下值班想說去看個電影吧,查了欣欣秀泰的時刻表,沒什麼考慮就選這片了...

選了看完才發現,我X, 也太好看了吧!

一出電影院立馬IMDb演男配角的演員是誰,一查之下才發現這片已經包辦了金球獎的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
而且奧斯卡也是雙料提名,還有最佳影片也有被提名!(雖然今年的最佳影片強檔很多,不定是誰會贏)(而且我一直到上星期才follow到今年奧斯卡的入圍名單,我今年到底在幹什麼啊我)

好了廢話完畢。

兩個小時的電影,但其實是一個格局很大的故事,要探討的issue還蠻多的。話雖如此,整體而言這仍然是一部敘事非常嚴謹完整的電影,議題是很沈重,但是整部電影的節奏卻處理得非常明快流暢,乾淨不拖戲,兩個小時絕無冷場,我個人覺得至少這部分比Captain Phillips來得出色。

以下有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