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7日 星期四

白米炸彈客(平雷)

我對這部電影一直有點期待又怕受傷害的感覺。
期待是因為,台灣電影從2008年的海角七號(X! 赫然發現那已經是六年前了orz)算是復興以來,票房好歸好,但是幾乎都是小確幸電影、小勵志電影,唯一賽德克巴萊想要拍歷史電影營造史詩風可惜我覺得台灣電影的格局還撐不起這麼massive的電影。我一直很期待台灣可以拍出一些base on社會、政治、人物的作品,但同一時間又不是非常沈重,可能靠強大的卡司還是可以把觀眾吸進電影院的電影;拿好萊塢電影來打個比方,例如鐵娘子The iron lady (Meryl Streep), 強艾德格 J. Edgar (DiCaprio), 選戰風雲The ides of march (George Clooney/Ryan Goslin), 請問總統先生Frost/Nixon這種電影又不用特效又不用群眾大場面,應該相對於賽德克巴萊那種戰爭場面來得簡單吧?我還曾經覺得只要有什麼好故事可以把戴立忍請出來演台灣總統,不管這個總統是好人壞人我都願意進電影院看十遍。(我是說,Goerge Clooney在選戰風雲裡面演的總統也是虛構的嘛)

總算讓我等到一部主題比較接近我理想的電影了。白米炸彈客。


可是可能是卡司不夠強大、導演不夠有名、宣傳不夠積極,或是什麼其他因素,在我去看電影之前我就對這部電影不太看好。不看好的原因是什麼,我實在說不出個所以然。可能還有一個原因是這個issue somehow有點沈重所以其實也懶惰去看。

但最後我還是為了裝文青並表達對台灣電影以及公共議題的關注(orz),我還是很認真地去看了。看完的心得是,

看,我的直覺一點都沒錯。


好萊塢的那些政治電影、人物傳記電影為什麼好看,除了賞心悅目的卡司之外最重要的其實是劇本。一個想要賣座的電影劇本,應該要有一個架構完整的故事,有清楚的起承轉合,在起承轉合之間編排要緊密、節奏要流暢......等等等等。以一個時間軸拖得很長的故事來說確實是很難,關鍵可能是這個劇本能不能做到恰當的trim and fill, 把不需要的事件帶過或忽略,把事件和事件之間用其他(也許是虛構)的橋段連接起來。比如說一樣是一個人的一生,強艾德格的劇本就遠比鐵娘子的來得好(鐵娘子的劇本當時也被批得很慘,其中一個重點就是太鬆散很像流水帳),但白米炸彈客,實在不能算是寫得好的那一種。

大概太想忠於原始事件,以至於整部電影真的很像紀(ㄌㄧㄡˊ)錄(ㄕㄨㄟˇ)片(ㄓㄤˋ)。一個一個事件幾乎完全是獨立的串不在一起,中間穿插的政治事件直接擷取真實的新聞影像出來用,可是播報的電視台又是虛構的電視台,相關事件就新聞報導一下就算結束,也不交待一下這個歷史事件在整個故事之中具有什麼樣的意義,總之就,

看得很不舒服。覺得我又不是在看台灣演義你也幫幫忙。

比方說男主角退伍之後回到彰化,種田就種田怎麼又跑去賣飲料,這中間的斷層沒辦法解釋,所以是其實也不喜歡種田?家裡已經沒田可種?連賣飲料都比種田好賺?男主角跟那個原住民少年的基情場景也不知道演來幹嘛用?要提示這兩人感情好?忘年之交?應該重點不過就是讓男主角意識到這個社會辛苦的人還很多,這個作用應該不需要用海灘追逐來達成吧?女主角不知道是不是真實存在的人物,看起來是個浪漫的嬉皮,大可以再發揮一點其他的效用,討論一下陳水扁、討論一下總統大選、討論一下WTO, 這樣就不會讓那些新聞這麼突兀了,不是一舉數得,可是這個女主角除了去她的立委老爸面前摔東西之外似乎無三小鹿用。

還有更錦上添花的是,光是劇情主線就已經二二六六了,這個劇本還很貪心地想要囊括所有相關的issue進來,包括失靈的代議制度(在這個時間點還真他媽的應景)、買票綁樁腳、外籍配偶、隔代教養、弱勢到幾乎等於不存在的孩童、無良媒體,全部兜在一起實在是~ 我完全能理解導演和編劇的苦心,但是能不能節制一點,真的這麼想聊另外再拍一部別的片嘛orz

總之我覺得議題很好,但劇本寫壞了。


撇開嫋嫋的劇本,就演出本身而言,導演導得好不好實在看不出來,我有一種感覺,這次的演員實力都夠堅強,也不怎麼需要他導戲= ="   黃健瑋完全是實力派演員的等級,不管是在軍中從被欺負到沒有人生來就是要被欺負,到海邊賣飲料的江湖氣,開始發現社會醜惡政府吃人的憂慮,最後跟女主角大吵的哭戲,收放自如,該輕鬆愉快的時候自然不造作,氣氛緊張激烈的時候又能達到強大的戲劇張力,他的表演應該是這部電影最值得一看再看的重點。張少懷的戲份不多,不過演那樣的腦性麻痺腳色真的是辛苦他了,詮釋無懈可擊,如果明年金馬沒有其他對手,我甚至覺得男主角男配角兩個都給他們拿走也很合理。其他的演員應該都是素人(謝欣穎也幾乎就是那個樣子好像也不太需要演,幾乎也算是素人),但是也許就是演出他們真實的樣子,幾乎像是早年的侯孝賢他們的電影那樣純樸。尤其是男主角的阿公阿 嬤,看他們在三合院撿花生,大概是我在這部電影裡最喜歡的畫面。


好了。最後要開啟一下大腸花模式。

不知道這算不算是某個程度上時代的巧合,電影的上片時間不知道是幾時決定的。我只能說,這部片在2014/04/04上映,真是他媽的應景。2004年,整整十年前,陳水扁政府正式與WTO簽約成為會員國,當時的農民怕的就是大開貿易之門之後,大陸、東南亞廉價農產品傾銷台灣,還有農業發展條例/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等等法案大力促使地方角頭用盡手段迫使農民變賣耕地轉為工業用地或轉賣以謀取巨大利益,在整整十年過後的2014年,

這政府他媽的十年來一點長進都沒有嘛!

那個年代的立委找人在你的田倒廢土,十年後劉政鴻這垃圾直接開怪手剷平你家。
那個年代老農民們什麼都不懂,差點傻傻的被你們賣了,十年後的今天差一點我們這些做服務業的年輕人也要被你們賣了。
那個年代楊儒門的投書石沈大海,陳情被忽視,到最後不得不做炸彈(還故意不想傷人)以引起注意,十年後的今天連郝明義都出來寫文章辭國策顧問你們還不在意,非要人民出來佔領立法院才要當回事。

幹你娘你政府到底在做什麼吃的啊!我們把稅收託付給你們,把決策託付給你們,不是讓你們去華盛頓賞櫻花的耶!光會照顧金字塔頂層那些肥貓,幹,那些金字塔頂層的肥貓不用你們照顧光吃中國的渣也死不了好不好,你們的責任應該是要照顧金字塔底層的小老百姓吧,照顧老人家、照顧農民、照顧孩童、照顧學生、照顧身心障礙者這才是你們的工作,那些立委跟財團老闆你照顧個叼啊是有病噢?我就是不相信這個世界有本事讓二林鄉下的做田阿嬤也能follow到電信法/集遊法/服務貿易條款才勉強支持代議制度,但是你們這他媽的國會他媽的立委也稍微讓我對你們有點信心好不好,2004年長這樣,2014年還是長這樣,過去這十年台灣的政府、台灣的民主到底是在幹嘛,你們這些立委到底是有沒有腦有沒有良心啊,他媽我投給你不投給你一樣污辱我的選票是還想要我怎樣!!

政府黑心、政府不仁、政府貪婪、政府無能啦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