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8日 星期二

The Iron Lady (小好雷)


要就「好看」而言,老實說,
我覺得還好。大概是一部我只會打個75分的電影吧
連IMDb上的影評都不怎麼樣,
才拿到6.3分,
Rotten Tomatoes的影評更慘,
只有5.3分= ="
就像很多影評說的,
「這組看來十分堅強的女性「鐵三角」陣容,很遺憾並沒有造就出一部不同凡響的政治作品,雖然以老年輕微失智的柴契爾的片段記憶來倒敘拼湊的作法沒有問題,但整部片仍稍嫌流於只蜻蜓點水般呈現重要事件的流水帳,只有人物本身,而沒有再多對週遭人事物對其影響作應更深入的著墨」
--鐵娘子:堅固柔情 The Iron Lady - George Column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georgepchuang/6148729#ixzz1naKrWT4S

「卡梅倫對斯特裡普演技予以肯定,但批評影片內容過多描寫“衰老和罹患痴呆症”的撒切爾夫人。“這部影片更多地表現了衰老和痴呆病症,而不是我們的傳奇首相,”卡梅倫說,“我認為表演到位……但我希望這部影片再製作後上映。”」
--鐵娘子首映引爭議 傳奇首相正受病痛折磨 卡梅倫:不合時宜 http://dailynews.sina.com/bg/ent/hollywood/chinapress/20120109/00553050692.html

受到UK Film Council贊助,我在猜這部電影可能有一點點像是「孔子」或「建國大業」,
電影的重點可能在於Promote這樣的一個英國歷史icon, 而不在於劇本有多麼精彩、多麼峰迴路轉引人入勝。
這部電影以老年的柴契爾夫人貫串全場,在她某一個失眠的夜晚,跳躍的回憶看遍了她生命中每一個重要的歷史事件
但也就是這樣而已,「每一個重要的歷史事件」「看一遍」。
只是她的人生實在太豐富太精彩,好像也不可能把每一個歷史事件的首尾都好好的深入刻畫分析
只能把每場會議或每場演說、每個重大的決定,都一兩個scene, 一兩句quote就帶過去了這樣
當然是可惜,確實是也不怎麼好看,
所以影評不好實在是不意外。

但是這部電影打到我的點反而是影評們剛好不喜歡的那個部份。
不管是不是真的,
我覺得這部電影最令人玩味的是,
在柴契爾夫人的鋼鐵人suit之下,隱藏的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女人?


1979到1990年,共11年的時間,她是英國史上在位最久的首相。
在她任期內,
她經過北愛爾蘭共和軍的抗爭、經過英國經濟衰退與大罷工、經過冷戰、經過福克蘭群島戰爭,
被蘇聯稱為「鐵娘子」,
柴契爾夫人以強硬的作風著稱,雖然這個強勢、近乎獨裁的個性同時造成了她的成功與失敗
(老實說,俄國人叫她鐵娘子還算是客氣的,英國不知怎麼沒人叫她女暴君?)
電影裡從她初入政壇開始演,
一場一場戲都是在演她如何覺得台面上的那些領袖人物全都是coward,
如何大家都只會compromise, compromise, compromise,
如何大家都只想維護自己的政治生命而不願意做對的事去得罪選民
如何大家都只知道保持眼下的安全和平靜而不肯去把對未來有益的事情做好
一方面她的這些堅持帶給英國很多好處,撐過很多各式各樣的危機,
二方面這個個性到底不得人和,除了讓她在英國社會的評價至今仍十分兩極之外,
也構成了她最後被自己人逼下台的主因。

當然她的這個性格非常的iconic,
而她做為西方世界第一個女性國家領袖,還可以創造出這麼多重大的歷史事件,
當然也非常的lagendary.
絕大部份的影評,英國人、David Cameron, 也許希望的是看到更多這樣的柴契爾夫人,
所以對電影感到十分失望。
但是我覺得電影嘛,如果一切的一切都照實演出,我們幹嘛看Meryl Streep演,
去看柴契爾夫人的新聞檔案畫面或紀錄片不就好了?


就像我們看social network, 說真的facebook的發展興衰或是中間有什麼法律糾紛,
並不是整部電影關心的重點啊,不是嗎?
facebook的成立與變遷,Mark跟Edwardo之間的官司,其實都只是電影的「背景」而已,
我們真正有興趣的、電影真正引人入勝的地方,
是Mark和Edwardo中間到底怎麼了,是什麼原因讓兩個大男生的友情從信賴變成無奈
是Mark這個人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Mark, you're not an asshole. You're just trying to be.」
是Mark究竟為什麼和Erika分手,還有Mark最後到底有沒有想通他的個性才是造成這一切的主因

我覺得The Iron Lady好看的地方也是一樣的,
我喜歡這部電影,正好就是喜歡它試圖去想像柴契爾夫人究竟是個怎麼樣的女人。
於是,
雖然大家似乎都不太喜歡那個失智症的柴契爾夫人,
但是我覺得還好,甚至,我覺得那是很令我into it的部份,叱吒風雲了一輩子的女強人,
最後的人生仍然只能是被家人、隨護、政府,在高牆裡面層層包圍嗎?

然後,雖然我並不是個覺得婚姻是neccessity的人,
但我很喜歡電影對柴契爾夫婦的描述,我覺得他們的婚姻生活真的很感人。
幾乎可以說是活在老婆的陰影之下吧?Sir Denis Thatcher卻一直是柴契爾夫人背後看不見的那支手,
給她溫暖、給她支持,在她要出去面對外面的種種困難的時候扶著她說「steady,」
要怎麼樣堅定的愛情,才能讓一個男人承受這樣充滿壓力的婚姻,包容一個過分勇敢的女人?
如果沒有這份愛情,會有今天的柴契爾夫人嗎?


對於那個意氣風發的柴契爾夫人,老實說我沒有太多感動,
頂多就是「如果馬英九也有這樣的風骨就好了orz」
反而是那個對著不存在的Denis說「今天穿這套灰色西裝吧。還是灰色好看」的柴契爾夫人,
我每次看到都很感傷,
尤其是她去看醫生,醫生問說妳最近好不好?晚上睡得好嗎?
她說,很好啊,每天晚上可以睡上四五個小時,晚睡早起,我一直都是這樣
事實上是她總是夢到當年、夢到摯愛的男人,夢到把整個房間全都翻過了來也許可以跟他說再見吧;
醫生問說最近會不會有什麼幻覺?
她說,沒有。我知道你想問什麼,Denis七年前已經死了,癌症。我都知道。
可是事實上是她知道一切都是幻覺,她知道身邊的Denis早就不在了,
但是她卻只能,說不定是自願的,讓Denis繼續這樣虛幻地留在身邊,就像那個幻覺中的Denis跟她說的
妳除了跟我說話,還能跟誰說話?


然後就又變成我之前在50/50裡面感觸很深的那個點,
是不是像這樣一個自律極度嚴格、非常非常discipline的人,只能這樣面對心碎和憂傷,
把那個完美無瑕的鐵娘子留給這個世界,
深愛著Denis Thatcher的Margarat只能存在於被軟禁的臥室,只有Margarat自己知道?

我最後看到大哭就是她近乎崩潰地把她放了七年不願意清理的,Denis的遺物,
全都拿出來通通丟進大垃圾袋,
最後把Denis的睡衣放進行李箱,交給Denis, 說,我都幫你收拾好了,再見吧,
但是Denis最後走進光裡再也不回頭的時候,
她又只能站在原地請求Denis不要走

天啊我光是在這邊重複,文筆很爛的描述這場戲,我又要哭了Q_Q


到底是我哭點太低還是我感動的點很奇怪啊orz


今天開出來的Academy Award, Meryl Streep靠這部片再度拿到了最佳女主角獎
Meryl Streep的演技當然是沒話說了,
可是我老覺得Meryl Streep怎麼好像老是在演這種角色,
The Devil wears Prada, Julie and Julia, 甚至Mama Mia和It's complicated,
每次都是類似的很大器、很獨立的女人,或多或少的不是女強人就是名人,
然後身邊一個溫柔守護的好男人這樣(而且還連續兩次是Stanley Tucci ...|||)
就... 我也不知道,就好像可以在每個角色之間看到彼此的影子...
但姑且不論這些角色有多像,
我沒有經過柴契爾主義的年代,但我覺得Meryl Streep讓我這個也沒有真的很理解柴契爾夫人的人
完全折服於她的風采和遠見之下
Generally我想應該是很成功的。

The Iron Lady, 心得以上。
Summary一下就是,電影整體實在是不怎麼樣,
但是身為成功事業女性(完全的自以為XDDD)還蠻心有戚戚焉的(喂)

然後,不管是dementia, alzheimer's disease還是什麼,
就... 好像可以拿來當geriatric psychiatry的教材... (毆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