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快要國考還在不務正業的大四。
也許學校的臨床教學真的還有很多改進的空間,
不過,我真的很想為學校的基礎學科這邊說話
為什麼我明明距離國考剩下50天不到,還是覺得應該還好?
為什麼慈濟的國考通過率可以這麼高,補習率可以這麼低?
(我們班的補習率就我所知應該是零)
我想慈濟的基礎教育絕對功不可沒
當然TMAC對於課程的意見絕大部分都是有道理的,
比如刪減學分、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但是在台灣的教育(包括醫學教育)全都是結果論,
全都靠考試決定的現實環境下,
無窮無盡的科學瀚海如此之大,學生怎麼可能解決全部之後,
決定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然後去考試?
大量刪減學分,交給學生自主學習,
換來的會不會是更多無止境的茫然,我不知道,
但至少我們可以看到輔仁醫學系的補習率近乎100%.
所以我個人是對TMAC在”刪減學分”這方面的堅持
相當不能接受
另外報告裡面寫的關於PBL的事情我覺得也非常偏頗,
93, 92級的人應該都有印象,
那個時候評鑑委員來問PBL的時候根本完全問錯人了
委員問的93級那個時候才四上,
根本就還沒上到真正的PBL,
而真正有上過PBL的92級那時完全就是被問醫院的問題
於是
針對PBL部分,TMAC就對我們四上上不完整的的PBL做了不完整的評論
我不太知道究竟評鑑委員知不知道我們四下的PBL長什麼樣子?
我們四下的PBL的方法也是錯的嗎?
其實我也滿好奇那怎樣才是正規的PBL?
PBL這種東西有所謂的”正統”嗎?
在PE的部分,93級的四下也做了重大的改變了
現在的四年級,所有的人在四上結束時就要考PE,四下都會去醫院
(雖然每個人學的東西不太一樣,according to 跟哪一科的醫師)
評鑑之前還沒有這個東西
希望明年這個課程可以救慈濟一命
不過,我在全台灣幾乎每一個醫學院都有朋友在,
很有趣的是,
除了我們,我還真沒有聽過有任何一個學校,
在四年級就曾經在病人身上做過PE!
94級的學妹提出來說我們應該發揮系上的力量,
好好研究整份報告,
研究我們到底哪裡出了問題,哪裡跟TMAC委員有誤會沒搞清楚
我想提出更大的想法
系學會是不是有可能,
以系學會的名義邀請TMAC委員到花蓮來,
讓委員跟同學門坐下來好好談一談,
讓我們瞭解
TMAC對我們的意見究竟是base
on what,
也讓委員們知道,
在學生的眼中什麼是好的,為什麼是好的(凡事都要有個理由,要有理論根據嘛!)
我想,到最後學生才是這整個醫學教育的消費者,
醫學教育改革不能把學生徹頭徹尾的排除在整個規劃之外!
(不是說我們要能獨立思考,不能照單全收嗎?)
我想,我們需要的是更深入的溝通
而不是少數的同學被抓去吃便當就生出來的評鑑報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