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預感果然沒錯,今天早上我出門的時候柏林已經下雨了,還好只是毛毛雨~”~
早上殺到柏林中央車站這段路其實很剉,
我沒注意到我從U6之後換車要換的是S-Bahn,
媽呀班次有夠少
結果我出門就已經晚了五分鐘,在非特烈大街等S-bahn又等了起碼也十五分鐘
最後進中央車站幾乎是用跑的...好在至少德國的火車站指標清晰明瞭絕對不會迷路,要是換成在捷克一定會完蛋orz
柏林到萊比錫搭ICE很快,只要一個小時多一點點,然後超級開心,一抵達就有Local在月台等我XD
Christoph還是帶著他的寶貝腳踏車,還是跟之前在英國的時候一樣性感
不過頭髮留長了,現在是有一點...我看到的時候傻眼了一下的髮型XD
(事後他自己說,因為他已經發現髮線有點往後退了orz 所以這可能是他最後一次留長髮的機會了|||)
鎖好行李,先跟Christoph去吃他最愛的巧克力蛋糕當早餐(當然又被他請XDDDD)
Gosh that was such a fat chocolate
cake,
不過不管是人類追求脂肪的本能還是追求葡萄糖的本能,都很難抵擋那種又甜又油完全就是糖跟奶油組成的東西orz
真的很好吃~”~
倒是一邊吃早餐的時候Chris一邊介紹了很多萊比錫的歷史,可以感受到他滿以身為萊比錫人為傲的:P
尤其重要的應該是在1989(?)那時候,發動Peace
Revolution要求拆除柏林圍牆的地方
就在萊比錫
(Not Berlin, Not DRESDEN, he said:P)
我的旅遊書上可沒寫這個事情,連那個歷史性的地點都沒標示,等等再說
我跟Chris說,德國北部很妙,感覺德國北部對於冷戰、二戰的傷痕遠比德國南部深
以前去海德堡、斯圖加特或是慕尼黑,
都不會覺得他們好像特意保存戰爭的種種,或是特別提起這樣的歷史記憶
像萊比錫,真的跟柏林一樣,當年被炸壞的地方,常常故意留下來
我們吃早餐的咖啡館對面就有一個
被炸掉的建築始終沒重建,現在上面畫的圖畫是描述Peace
Revolution的
Chris沒說為什麼,只說其實當年慕尼黑也被炸得很慘,只是也許,我猜的,南德人個性比較看得開~”~
吃過早餐(?) Chris先帶我把萊比錫市中心轉了一圈,說真的萊比錫市中心實在很小,兩個小時不到就逛完了
首先是市政廣場
不過真是非常抱歉,under
construction.
而且顯然是個不怎麼受歡迎的公共建設,Christoph一直罵一直罵
據說是想要把鐵路地下化還是什麼的,然後被Christoph說根本就是神經病,萊比錫做為德國東部交通樞紐五百年來也沒什麼地下化
還不是一直活的好好的||| (萊比錫火車站很驚人倒是真的,compare
to the size of the city, 25個月台一字排開的車站實在相當誇張)
到底怎麼樣我不知道
不過很討人厭的就是反正現在市政廣場沒個地方可以好好照相的
離開市政廣場,我也搞不清楚Chris到底帶我從哪條路岔出去,反正萊比錫市中心路也沒幾條,要迷路都難
(可能會在購物中心裡面迷路是真的,萊比錫的購物中心還真是夠四通八達的@@)
下一個當然要先去看看萊比錫最大的景點
巴哈XD
老實說那個巴哈工作了27年的聖湯瑪斯教堂,就建築來說,實在是普通到不行@@
既不富麗,也不壯觀,Chris說新教的教堂多半都這個樣子
因為新教追求的是儉樸,還有比較性靈高尚的東西,所以新教擁有比天主教更好的音樂/音樂家
I think as Bach.
教堂的祭壇地上就是巴哈的墓,比較誇張的是連窗戶的彩繪玻璃都是巴哈@@
小小的一個教堂裡面有兩座管風琴,教堂正後方的是巴哈的時代就有的,不過Christ說巴哈自己並不怎麼喜歡那個文藝復興風格的管風琴
然後,在他身後,人們才(為了紀念他?=
=“)教堂側面建了一座新的巴洛克式的管風琴
重點!管風琴上面裝飾的金色紋飾(繞來繞去讓我覺得有點印度風味|||)是巴哈的符號
我從來不知道巴哈還有這麼個玩意,somehow突然讓我聯想到丹布朗,恩,聖彼得之類的|||
Chris說那個符號是巴哈自己設計的
就更加神奇XD
好吧,不管怎樣,我自己實在不是個Big
Fan of Bach, Although我同意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可能是歷史上最天才的大提琴作品
然後又走走走,我也搞不清楚到底是怎麼個走法,
先經過一條餐廳街,小小一條巷子擠滿全是桌子,Chris說這條街即使冬天還是會很多人坐在室外吃飯,
因為座位密集到店家會在門外點爐火
然後就會整條巷子溫暖如春@@
穿過餐廳街有個小小小小的廣場,廣場中央有個小小的噴水池
重點是在廣場上有一家咖啡廳,是當年舒曼常常來閒晃、跟朋友玩牌、打撞球、喝咖啡聊是非的地方
性質可能類似台北當年的明星咖啡館
現在還是不少遊客會來照相朝聖
說到遊客,萊比錫很妙,我真的一直以為萊比錫也是個旅遊重鎮
後來才發現似乎只有古典樂迷會覺得萊比錫是個非來不可的地方?
遊客真的不多,市中心走來走去的全是手上沒地圖,but購物中心大包小包的顯然是local
而且連找個明信片都很困難
這個夠不觀光了吧@@
不過也是真的,萊比錫就城市風景而言,確實是沒有羅騰堡的夢幻,或是傳說中德勒司登的古典
如果不是為了巴哈/舒曼/孟德爾頌/布料大廈
這年頭到萊比錫可能真的沒什麼可看的@@
倒是要說到滿街的音樂,我是不知道德勒斯登表現如何,萊比錫是真的表現還不壞
即使是那個正在underconstruction的市政廣場
還是持續播放古典音樂當background
music
購物中心林立的街上,街頭藝人也很不少,而且,還都是很強的街頭藝人
(喔,之前在柏林,Stadmitte戰那個談Benjo的老伯也很強是真的)
路上跑去逛了一下麵包店
因為Chris說他一定要介紹一下他摯愛的德國黑麵包
而且他騎車去北歐剛剛回來,已經很久沒吃到了,所以要去買一個來順道給我聞香一下
老實說,那個味道跟質感不知為何老讓我聯想到發糕@@
而且說到思鄉
我現在好想念麻辣鴨血跟四神湯啊orz
繼續往我不太確定是哪一條路走走走XD
喔,還有Chris
特別指點了一個咖啡館叫Riquet,
特徵是門口的兩頭大象
我記得他有說(好像啦)這家店有個特別菜色,不過等到我下午去吃的時候已經忘記了|||
所以只好亂點
雖然最後吃到的沙拉跟咖啡也很不錯就是了 只是死貴orz
這條路我印象中沒錯的應該通往萊比錫歌劇院和萊比錫音樂廳,兩廳之間被地面電車隔開,各自有一個很大的噴水池
萊比錫歌劇院的外型毫不起眼,噴水池雖然是極簡風格,不過倒是挺有氣勢@@
萊比錫音樂廳就讓我傻眼了,
就Chris的理解,然後我沒有誤會的話,這個地點應該就是傳說中的”布料大廈”
之所以稱為布料大廈,是因為萊比錫本身是個超級貿易城市,而當年的音樂家/演出,全都需要企業贊助
(仔細想想,其實到了現在,還不是一樣|||)
最早就是某個紡織品企業家弄了個大房子,時常出借給音樂家開演奏會
後來就變成很重要的音樂廳了
根據Chris說(看到這裡,有沒有,有個懂藝術的地陪真好
>”<;),目前在這個位置上的音樂廳是第三個
第一個我忘記是怎麼壞掉的,
第二個是歷史上最漂亮的一個,只是不幸,想也知道,二戰的時候被炸掉了=
=“
所以目前這個醜醜的,恩...在1970年代可能還滿時尚的這一個,是第三個。
不過,Chris說,還好,第二個音樂廳有個完好無缺的複製品,在波士頓。
遙想當年,新英格蘭的有錢人想要在波士頓弄個音樂廳,看遍當時歐洲的音樂廳,覺得就是萊比錫這個最好
無論是外型、內裝、還是音響效果,都是歐洲數一數二,
所以就把那個布料大廈原封不動的照抄了一個過去
在二戰之後,如果還想緬懷一下當年美麗的布料大廈,Chris說,Boston,
USA, 還有機會|||
這個廣場南側還有一些正在蓋的建築,Chris說是萊比錫大學的部分建築物。
如果他在介紹的時候我沒有恍神得太厲害,
應該是說二戰的時候,萊比錫大學的大半校舍都被炸掉了,
剩下沒被炸掉的,冷戰的時代也被炸掉了,因為共產政府不喜歡那些16,
17世紀華麗的巴洛克/古典主義建築
然後由於共產政府是個沒品味的政府,所以他們重蓋的校舍就是非常共產,以現在的品味看,非常醜。
於是驕傲的萊比錫人最近就開始他們的挽救工程
把那些醜不拉嘰的房子砍掉重練
Chris說等到今年聖誕節應該就會All set了,到時廣場至少有一側會有一些萊比錫人喜歡的建築。
剛剛說的RIOUET那家咖啡館,如果沿著咖啡館那條路往下,好像就會到聖尼可拉教堂的樣子。
小知識from
Chris: 只要一個城市的主要教堂叫做St.
Nicholi(或類似拼音),
就表示那個城市是以商業為中心的城市
St. Nicholi在Saint中的角色,大概有點類似我們家關公XD
(So Prague also? Pargue還有不只一個St.
Mikulas耶 雖然不知道到底主要的是它還是Tyn)
不過St.
Nicholi在這裡最重要的意義是,這是Peace
Revolution發動的地點
Chris說他都還記得事件發生的時候他七歲,
當時有好多人從東德各地聚集到萊比錫來,新聞說,萊比錫的街頭聚集了50萬人,差不多等於整個萊比錫的人口
那時候Chris的爸爸也去了,讓全家人緊張了好久,因為沒有人知道到底會發生什麼事
不過幸好
as called Peace Revolution, 那時候St.
Nicholi Church的當家牧師從廣播中call
for ration and peace
呼籲政府把自由還給人民,拆除柏林圍牆,同時呼籲人民跟政府都要冷靜面對這次事情
他的呼籲顯然很成功,而且也是在一個剛剛好的時代氛圍下,
東德政府沒有做出任何可怕的鎮壓行動,在那之後四個月,柏林圍牆正式被拆除
後來我們不知道幹嘛提到兩岸關係之類的,剛好說起天安門。
Chris說,一樣名字中有個peace, 發生在地球兩端的卻是截然不同的事件。
I shrugged. That is Mainland China.
很巧的,我們在St.
Thomas Ch.的時候意外遇到了就是當年call
for peace的那位牧師
現在他是已經退休了,不再是當年Change
the world的發聲者,只是個平凡的退休神職人員
不過,
chris說,
and I agreed, 他應該要得個Nobel
Prize on Peace.
聖尼可拉的後方有個賣CD的店,Chris說是萊比錫最好的古典音樂商店
Chris中午回去之後,我自己又在萊比錫市中心閒晃,就進去看看,
店沒有很大,比起我們誠品信義的音樂館差得遠得遠得遠了,商品齊全程度也遠遜誠品,
更不用說比較博客來之類的線上通路
可是這家店真的很舒服很舒服,而且最棒的是有個corner放了兩張沙發,配備品質超高的SONY耳機
“任何音樂都可以試聽!”
只要想聽,就算是沒拆封了,也可以請店員拆封,照樣拿去試聽,聽完不喜歡放回去就是了
天啊這個服務未免也太好了吧!!!???
問題是我還是買不下手orz
我看中三張CD,一張2006年的霍洛維茲plays
Chopin(老錄音,重新collect過而已)
一張2009年的Prokofive:
KISSIN,
一張2009年的Rachmaninov:
Andnes and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猜最後這兩張多少錢?
21euro,
14euro, respectively.
這個價錢,就算把服務費也含進去,還是未免也太貴了吧!
也不過就是EMI出的古典音樂CD,在台灣再貴也不可能超過600NTD吧!
何況是2009年的新片,又不是什麼珍貴限量版本!
所以這兩片我實在買不下手,就算要買,也是等回台灣再說,
剛剛去博客來看了一下,果然都有進貨了
兩片加在一起也不超過20歐~”~
所以最後我只買了霍洛維茲那一張,因為2006年的,又不是主流公司的片(好像是EMI的副牌的樣子)
而且是已故鋼琴家的老錄音...說不定,只是說不定,台灣沒有貨
可是他的b-moll
sonata實在好好聽好好聽啊!
雖然我還是很推波里尼那個版本,可是霍洛維茲的版本完全是另個不同世界
少了波里尼的浪漫跟流暢,霍洛維茲的版本更符合這首奏鳴曲的通俗名稱”送葬”
而且這一片10首曲子裡面有9首我有,
剛好就是最後一首是第一號詼諧曲,我的印象中so
far我應該還沒有收藏
所以不管了,就買了
>”<;
另外兩張,KISSIN那片我還在猶豫,因為裡面Prokofiev
Piano Concerto No2, No3, 我都有了
(No2是李雲迪的,No3我有點忘了,應該是Richter, 不然就是Agerich)
不過KISSIN的版本...感覺也值得留著(喔,合作的樂團是阿胥肯納吉跟...好像是聖彼得堡愛樂還什麼,忘記了)
雖然聽習慣李雲迪乾淨、流暢的版本,
今天試聽KISSIN的覺得有點拖戲,進行的不夠積極,不過那種很有彈性的音效跟李雲迪很不一樣,我還滿喜歡
No3也還頗喜歡的原因是因為我本來那張No3, 不管是誰的版本,錄音品質都不是挺好
KISSIN的這個版本鋼琴跟交響樂的解析度都高得多了,
今天聽才發現了很多令人驚喜的細節
Rachmaninov那一張一開始是因為發現那裡面收了Isle
of the Dead XDDDDDDD
不過如果是個爛樂團我也不會太想買,偏偏是普列文+倫敦交響樂團。
而且裡面收的第三號鋼琴協奏曲(我到底有沒有收藏啊?實在是一團混亂了我)
又剛剛好是我最近很喜歡的安斯涅
所以這一片...看起來非買不可了=..=
好了,所以雖然東西怎麼看怎麼貴,搞了半天我在萊比錫還是過得很燒錢~”~
而且還有反正要殺時間等到五點搭火車回布拉格,
randomly找了一個購物中心進去嫌晃,就發現他們的accessory專櫃有我想要的帽子!
而且我哈很久的兩種都有!(畫家帽跟古巴帽(這應該有種專有名詞,可是我始終不知道@@))
還不只這樣,這邊還有我當時在日本就很想要結果找不到的千鳥格圍巾,還是Cashmiere的,而且只要18歐!
唉,沒辦法,這些東西我就是在台灣找不到啊~”~
五點從萊比錫離開,中間在德勒斯登轉車,回到布拉格九點二十左右
恩...今天呆的這個hostel整體感覺跟德國的meninger還頗像,
不過如果meninger可以打個85分,這邊大概78分這樣,還有我已經覺得meninger以柏林來說地點夠爛了
這裡的地點...天啊簡直是個災難orz
我真是不懂布拉格怎麼不會想說一個城市進出口的門面應該要打點得乾乾淨淨漂漂亮亮
明明地鐵的程度就很好啊
結果兩個火車站,both
international one and domestic one, 都一樣又暗又舊
要不聯想到共產時代還真難
還是布拉格蓄意想讓visitor感受到這是個共產地區orz
應該不是這樣的吧~”~
alright,
差不多該去睡了,明天早上八點要去Florenc搭車去Cesky
Krumlov,
and to tell the truth, 我真的不知道明天到底幾點有車可以搭
我現在強烈的不信任IDOS=
=“
而且CK其實還好,我更擔心的是我的Marianske到底能不能順利抵達,順利回來,還能去成音樂節的開幕夜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